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其他基于微孔板的實驗中,洗板步驟是決定檢測結果準確性和重復性的重要環節。賽默飛Wellwash 1x8洗板機作為自動化清洗設備,采用1×8通道的清洗方式,為實驗提供高效、低殘留和穩定的清洗保障。本說明將全面介紹其工作原理及相關機制。
自動化液體分配與抽吸
Wellwash 1x8的核心是液體處理系統,通過內置泵體和閥門實現清洗液的精準分配,并利用真空抽吸或負壓原理將孔內液體迅速排出,從而完成一次加液與抽液循環。
1×8通道同步工作
洗針組件由8個平行分布的金屬針構成,可一次性對微孔板的整行(8孔)進行操作,逐排完成全板的加液與抽吸。這種方式兼顧了速度和均勻性。
殘液控制
通過優化針尖設計、抽吸壓力和時間控制,使每個孔位的殘液量保持在極低水平(通常≤1 μL),減少對后續加樣和顯色反應的干擾。
程序化循環
用戶可設定洗滌次數、加液體積、浸泡時間和震蕩模式,儀器根據設定自動完成循環,實現靈活多樣的清洗方式。
洗針組件
由1×8金屬針組成,排布精確,確保與微孔板對位。
兼具加液與抽液功能,減少機械切換時間。
液體泵與閥門系統
內置蠕動泵或隔膜泵,控制液體流速與體積。
多路閥門實現洗液、沖洗液和廢液的切換。
廢液回收系統
通過管路與廢液瓶連接,抽吸后的液體統一收集,避免污染環境。
控制模塊
液晶顯示屏與微處理器系統,用戶可進行參數設置。
內部存儲器保存常用清洗程序,便于重復實驗。
托盤驅動裝置
控制微孔板在水平方向移動,使每次8孔依次進入清洗區域,直至完成全板操作。
初始化階段
儀器通電后,系統自檢,泵體、閥門和傳感器進入待機狀態。
用戶將洗液和廢液瓶安裝到位,并放置微孔板。
加液步驟
泵體啟動,將設定體積的清洗液通過洗針注入8個孔中。
液體均勻充滿孔腔,覆蓋孔壁和底部。
浸泡與震蕩
根據設定,清洗液可在孔內停留一定時間,用于充分溶解或去除非特異性結合。
若選擇震蕩模式,托盤會進行輕微振動,增強液體與孔壁的接觸。
抽液步驟
抽吸系統開啟,廢液經洗針同步吸出,進入廢液瓶。
抽吸參數可調整,確保殘留量降至最低。
循環完成
系統可根據程序設置進行多次加液-浸泡-抽液循環。
完成后托盤推出,用戶取出清洗好的微孔板。
液體精確控制
通過泵速與閥門開啟時間的精準配合,實現50–1000 μL范圍內的準確分配。
真空抽吸原理
在抽吸端形成負壓,迅速將液體帶走,避免殘液滯留。
配合針尖位置和孔底接觸角度,提升排液效率。
同步與均一性
8通道針頭確保同排孔同時加液與抽液,保證各孔一致性。
程序化控制
內置微控制器調度泵體、閥門和托盤運動,形成高度自動化流程。
效率提升
一次處理8孔,整板清洗時間顯著縮短。
殘液量低
特殊針尖與抽吸控制,使殘液≤1 μL,有效減少背景干擾。
重復性好
自動化和參數化控制保證不同批次實驗間的高度一致性。
多模式靈活性
可滿足單次沖洗、多次循環、浸泡震蕩等多樣化實驗需求。
泵體與閥門性能
若泵速不穩,會導致分液不均。
洗針狀態
針尖堵塞或彎曲會影響液體流速與抽吸效果。
清洗液成分
清洗液緩沖能力和表面張力影響去除效率。
程序參數設置
浸泡時間過短或沖洗次數不足會導致殘留物未完全去除。
清洗速度:1×12比1×8更快,但對板型兼容要求更高。
靈活性:1×8更適合小批量實驗或精細控制。
維護難度:1×8針頭數量少,清洗和更換相對方便。
在細胞學實驗中的應用
可用于細胞培養板清洗,減少死細胞或殘留培養液。
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
高通量ELISA實驗中,Wellwash 1x8通過快速清洗保證數據穩定性。
原理優化方向
增加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控液體分配。
采用改良針頭涂層,減少液滴掛壁。
賽默飛Wellwash 1x8洗板機基于 泵體分液、真空抽吸和1×8通道同步清洗 的核心原理,為ELISA及其他基于微孔板的實驗提供可靠的清洗保障。它通過精確的液體控制、低殘液量和高度自動化的程序化操作,不僅提高了實驗效率,還保證了檢測結果的重復性與可靠性。
與其他清洗方式相比,Wellwash 1x8在靈活性、適配性和維護便利性上具有獨特優勢。用戶若能結合合理的參數設置和科學的保養措施,將進一步發揮該設備的價值,使其在科研和臨床檢測中保持長期穩定運行。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