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默飛Wellwash 1x12洗板機是酶標分析及相關免疫學實驗中不可或缺的輔助設備,其主要任務是通過自動化的液體處理系統完成對酶標板的清洗。液體處理能力直接決定了實驗數據的穩定性與準確性。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涉及清洗液、反應緩沖液、廢液和保存液等多種流體,合理的液體管理是保障儀器性能與延長壽命的核心環節。因此,系統性理解液體處理的原理、操作步驟和維護要點,對于科研及檢測人員都具有重要意義。
Wellwash 1x12配備精密泵體和閥門,通過負壓與正壓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液體的吸入與排出。液體經過進液管被泵體吸入,分配到噴嘴,再均勻地注入到酶標板的各個孔中。同時,通過吸液針或抽吸系統,將孔內殘余液體回收到廢液瓶。
液體處理的通路可分為:
進液通道:連接清洗液或試劑瓶;
分配通道:泵體與閥門控制分配;
排液通道:將使用過的液體導入廢液瓶;
保護通道:在清洗或停機時用于純水或保存液沖洗。
體積精確:確保各孔液體分配均一。
速度可控:避免液體沖擊過大造成細胞或包被脫落。
無殘留:保證孔內試劑吸盡,避免交叉污染。
常用PBS(磷酸鹽緩沖液)、去離子水或蒸餾水,主要作用是去除酶標板內殘余試劑、底物和未結合物。
部分實驗需要特定離子強度和pH環境的緩沖液,如Tris緩沖液,以保證洗板效果和樣品穩定性。
長期停機時,可用廠家推薦的保存液防止泵體干燥或管路結晶。
實驗過程中的廢液包括酶標板殘余反應液、清洗液、試劑稀釋物等,需妥善收集與處理,避免污染。
使用分析純或實驗室級去離子水配置PBS等緩沖液。
避免使用含沉淀或雜質的液體,以免堵塞管路。
液體應現配現用,避免長期存放導致微生物污染。
液體瓶應專瓶專用,標記清楚。
定期更換并清潔液體瓶,避免殘渣積累。
容器容量應與實驗量匹配,避免在實驗過程中滿溢。
廢液瓶需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揮發或溢出。
將進液管插入準備好的清洗液瓶中。
確認管路無氣泡,必要時運行“Prime”程序預充液。
在設備界面選擇程序,設定每孔注入體積和次數。
分配時保持均勻流速,避免沖擊。
吸液針應精確對準孔底,確保殘液吸盡。
所有廢液會自動導入廢液瓶。
操作人員需定期檢查廢液瓶液位,防止過滿。
實驗結束后必須用去離子水沖洗管路,清除殘留。
沖洗時間一般為2–3循環,直到廢液澄清透明。
避免交叉污染
每次更換液體類型時必須沖洗液路。
同一實驗中不可隨意更換清洗液配方。
液體溫度與穩定性
液體應在室溫條件下使用,避免過冷或過熱。
若液體中含有活性成分,應遵循實驗說明書保存。
液路堵塞的防范
不可使用含顆粒或沉淀的液體。
定期檢查進液管過濾網。
實驗結束后用去離子水沖洗液路。
倒空廢液瓶并清洗。
對液路進行深度清洗,可使用溫和清潔劑沖洗,再以去離子水過液。
檢查管路接頭是否松動。
使用保存液灌注液路,防止干燥。
拔掉進液管并妥善收納。
分類收集
含有生物樣品的廢液需高壓滅菌或消毒處理。
含化學試劑的廢液應按照危化品分類存放。
實驗室規范
操作廢液時必須佩戴手套和護目鏡。
廢液瓶應定期更換,保持清潔。
環保要求
嚴禁直接將廢液倒入下水道。
必須交由實驗室危廢處置渠道進行處理。
液體吸不上來
檢查進液管是否插入液體。
查看泵體是否存在氣泡,必要時運行排氣程序。
液體分配不均
檢查噴嘴是否堵塞。
校正液體體積參數。
廢液外溢
原因:廢液瓶未及時清空。
解決:增加液位監測,養成實驗前檢查習慣。
液路有異味或沉淀
定期深度清洗液路,必要時更換管路組件。
液體處理不僅僅是機械操作,其規范程度直接決定實驗數據的可靠性:
若清洗不徹底,孔內殘留會導致背景值升高。
若吸液不凈,孔間交叉污染會干擾樣本信號。
若廢液處理不當,可能帶來生物安全風險。
因此,科學、系統的液體管理是保證ELISA等實驗成功的基礎。
賽默飛Wellwash 1x12液體處理系統在實驗室應用中承擔著關鍵作用。正確的液體管理包括:
合理準備與配置液體,確保純凈與穩定;
規范裝載與排放,保證分配精度與廢液安全;
嚴格沖洗與維護,預防堵塞和污染;
遵守安全與環保要求,體現實驗室管理規范化。
通過建立標準化操作流程和日常維護制度,可以顯著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實驗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重復性,同時保障實驗室人員的安全。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