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wash 1x12 洗板機作為賽默飛推出的自動化微孔板清洗設備,功能涵蓋液體分配、殘液吸除、循環清洗與多程序存儲等多項操作。系統設置是確保設備發揮最大性能、保障實驗重復性和數據可靠性的核心環節。本說明將對系統設置的構成、流程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幫助用戶全面掌握設備的配置要點。
設備的軟件系統采用分層菜單結構,以主界面為核心,逐級進入各類功能模塊。整體設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主菜單功能
程序選擇
參數設置
系統維護
液路管理
用戶自定義選項
參數層級
清洗體積
吸液位置
循環次數
浸泡時間
震蕩模式
液路選擇
存儲與調用
內部存儲區可保存 30–50 個不同的清洗程序
支持調用、復制、修改與刪除
用戶可通過“新建程序”功能,依次設置各項參數并保存。流程為:
輸入程序名稱或編號
選擇孔板類型(平底、U底或V底)
設置清洗方式(單次、循環、多段模式)
分配體積:50–3000 μL,可按孔逐列配置
循環次數:1–99 次,適應不同強度的洗滌需求
殘液控制:通過吸液位置調整,確保殘液≤1 μL
浸泡時間:0–999 秒,可用于增強抗體結合實驗的洗板過程
延時設置:各步驟之間可設定間隔,避免液體紊流
震蕩模式:低頻、中頻、高頻三檔,改善液體與孔壁接觸
中心吸液:適用于細胞類實驗,避免吸走沉降物
雙點吸液:用于 ELISA 清洗,保證殘液最小化
洗液通道:可配置 2–3 路洗液,用戶可在程序中指定不同步驟所用洗液
切換邏輯:可實現“緩沖液 → 蒸餾水 → 緩沖液”的清洗序列
液晶顯示屏提供實時參數與進度顯示
多功能按鍵用于移動、選擇、確認及返回
上方顯示當前程序名稱與運行狀態
下方分為功能區:參數修改、存儲、運行、維護
啟動設備并完成自檢
進入程序選擇或新建菜單
按步驟設定參數
保存并命名程序
啟動運行并監控
存儲模式
每個程序獨立存儲,編號唯一
支持覆蓋更新,防止誤操作
調用模式
用戶可快速加載常用程序
支持復制功能,用于小幅修改現有程序
程序管理
定期檢查與清理不再使用的程序
建議按照實驗類別命名,如“ELISA-3次沖洗”或“細胞固定沖洗”
自檢功能
每次開機自動檢測液路、針頭和廢液瓶狀態
提示異常情況,需用戶確認后才能進入主界面
清洗與沖洗設置
可設置自動沖洗模式,預防管路沉積
建議每天使用結束后運行 5 分鐘的去離子水沖洗程序
校準
體積校準:保證分配精度
吸液校準:減少殘液
位置校準:確保針頭對準孔位
體積過大:可能導致溢出,應根據孔型合理選擇體積
循環過少:殘留物未清除,導致實驗結果偏差
浸泡時間過長:可能導致樣品稀釋或細胞脫落
吸液位置不準:殘液偏高,需重新校準針頭位置
洗液選擇錯誤:錯誤液路會引發數據偏差,應提前檢查連接
針對 ELISA 實驗
推薦:體積 300 μL,循環 3–5 次,雙點吸液,浸泡 30 秒
可顯著降低背景值,提高信噪比
針對細胞培養
推薦:體積 200 μL,循環 2 次,中心吸液,低頻震蕩
避免細胞層脫落
高敏實驗
使用三級洗液切換:PBS → 蒸餾水 → PBS
可降低鹽離子或雜質殘留
液位報警:廢液瓶滿時自動報警,需及時清空
錯誤代碼提示:出現堵塞、氣泡或電機故障時,屏幕顯示故障代碼
權限管理:部分實驗室可設定操作人員權限,避免誤改程序
恢復出廠設置:在參數混亂時可一鍵恢復,重新校準后使用
Wellwash 1x12 洗板機的系統設置涵蓋了體積、次數、浸泡、吸液方式、震蕩模式和多液路切換等關鍵環節。合理設置不僅能提升實驗效率和數據一致性,還能有效減少交叉污染與實驗誤差。用戶在日常使用中,應結合具體實驗需求,靈活調用程序,并定期進行校準和維護。
從總體上看,Wellwash 1x12 的系統設置設計具有以下優勢:
結構清晰:菜單化分層,易學易用
靈活性高:滿足不同實驗場景需求
安全可靠:多重報警與校準機制
兼容性強:適用于多類型微孔板和實驗方案
通過對系統設置的深入理解和合理應用,實驗人員能夠充分發揮該設備的潛力,實現實驗效率與結果準確性的雙重保障。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