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默飛洗板機 Wellwash 1x12 是一款高效、精密的酶標板清洗儀器,廣泛應用于免疫學實驗、ELISA 檢測、分子生物學研究及醫學實驗室日常工作。該設備可實現對酶標板孔內液體的快速、均勻清洗,以減少殘留物和背景干擾,從而保證實驗數據的準確性與重復性。為了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必須嚴格遵循標準化操作規程。本文將從 基本要求、準備工作、操作步驟、模式設置、安全注意、維護保養、常見問題及附加說明 等方面詳細介紹。
適用人員
僅限經過培訓并熟悉實驗室操作規程的人員使用。
操作人員需了解酶標清洗的基本原理及設備構造。
實驗環境
室溫保持在 15–30℃,濕度不高于 70%。
避免陽光直射與高粉塵環境。
設備應置于穩固、干燥、平整的實驗臺上。
電源與安全
電源電壓應與設備銘牌一致。
電源接地良好,避免使用損壞的電纜或插頭。
操作過程中禁止隨意插拔電源。
在操作之前,需要進行全面的準備和檢查:
檢查設備狀態
確認電源指示燈正常。
查看針頭是否完整、未彎曲。
確認酶標板托盤清潔且安裝到位。
液體準備
供液瓶中加入新鮮清洗緩沖液(如 PBS)。
廢液瓶清空,避免清洗過程中廢液回流。
確保供液管與廢液管連接牢固。
軟件與程序
啟動設備,進入操作界面。
檢查預設程序是否符合實驗需求。
若需新建程序,提前編輯參數。
打開電源開關,設備自動進入自檢模式。
檢查顯示屏是否正常顯示,泵運轉是否平穩。
自檢完成后,方可進入操作狀態。
將待清洗的酶標板放入托架。
確認板子固定,不會在運行中移位。
整板清洗:適用于標準 ELISA 板。
條帶清洗:適合部分實驗,僅對指定條帶操作。
單孔清洗:用于特殊需求的單孔精細清洗。
浸泡模式:在注液后停留一段時間,提高去除能力。
注液體積:一般設定 300–400 μL/孔。
注液速度:中等速度,避免液體飛濺。
吸液次數:通常 2–4 次,根據需求調整。
浸泡時間:常設 30 秒至 2 分鐘。
循環次數:一般 3–5 次。
確認參數后按下啟動鍵。
設備依次完成注液、浸泡、吸液步驟。
運行過程中避免移動設備或觸碰針頭。
程序完成后,取出酶標板。
檢查殘液情況,必要時進行補充吸液。
關閉程序并退出操作界面。
整板模式
適合大部分標準實驗。
確保每孔均勻清洗,減少背景信號。
條帶模式
節約試劑,縮短時間。
在部分實驗中可靈活應用。
單孔模式
針對異常孔或需要特殊處理的孔位。
避免對整個板子進行無必要的重復清洗。
浸泡模式
處理頑固性殘留物效果顯著。
適用于背景值過高的實驗優化。
操作安全
操作時佩戴實驗服和手套。
避免清洗液接觸皮膚和眼睛。
設備保護
禁止在設備運行過程中隨意開關蓋子。
避免使用腐蝕性強或粘稠度過高的溶液。
電氣安全
不得在潮濕環境下操作。
停機前應先退出程序,再關閉電源。
日常維護
每次使用后用去離子水清洗管路。
確保廢液瓶及時清理。
擦拭設備外表,保持清潔。
定期維護
每周進行一次深度清洗,防止結晶堵塞。
每月檢查泵管、針頭及托架。
定期校準注液體積與針頭高度。
長期停機保養
用純水徹底沖洗后注入保護液。
存放于干燥、通風環境中。
洗不干凈
檢查注液體積是否不足。
增加循環次數或延長浸泡時間。
殘液過多
調整吸液針高度。
增加吸液次數。
交叉污染
降低注液速度和壓力。
檢查針頭是否偏移。
程序運行異常
確認參數保存完整。
必要時恢復默認設置。
性能驗證
定期用對照實驗驗證清洗效果。
保證設備長期處于最佳狀態。
記錄與追蹤
建立操作日志,記錄每次操作的參數與結果。
出現問題時可追溯操作過程。
培訓與考核
新員工必須通過培訓和考核方可獨立操作。
定期進行復訓,更新操作知識。
賽默飛洗板機 Wellwash 1x12 的操作規程不僅僅是設備使用的說明,更是保證實驗結果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從 基本要求、準備、操作步驟、模式設置、安全注意、維護保養到問題處理,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執行。只有做到規范操作與科學維護,才能充分發揮設備性能,提升實驗室整體效率,保證實驗數據的準確與可重復。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