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Pulser 是伯樂推出的一款小型化電穿孔系統,專門為日常微生物轉化實驗而設計。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可調范圍廣、脈沖精準且操作便捷的電擊參數,使研究者能夠輕松完成對細菌、酵母、藻類等細胞的質粒或DNA導入實驗。該設備集成了簡潔的控制系統、內置程序和高效電容放電機制,是教學科研單位理想的電穿孔解決方案之一。
該型號 1652100 是其標準版本,支持多規格穿孔比色皿,具備預設程序和自定義電壓調節功能。它特別適合需要快速轉化、空間受限、或實驗批量頻次較高的實驗室環境。
項目 | 參數 |
---|---|
電壓范圍 | 100 V 至 3000 V |
輸出波形 | 單次指數衰減波 |
固定電容 | 25 μF |
內部電阻 | 200 Ω |
時間常數 | 依樣品阻抗自動決定(0.5 – 25 毫秒) |
顯示 | LCD 顯示電壓與時間常數 |
輸入電源 | 100–240 V AC,50/60 Hz |
比色皿兼容 | 0.1 cm、0.2 cm、0.4 cm 間隙規格 |
預設程序 | 多種微生物推薦參數,另支持用戶自定義 |
尺寸 | 20.3 × 23.5 × 9.5 cm |
重量 | 2.4 kg |
MicroPulser 采用一體化金屬結構,主機包含變壓模塊、電容電路、阻抗匹配器及微處理控制系統。外殼緊湊堅固,具備抗干擾、防靜電與熱量分散功能。
設備正面為簡單操作區,包含:
旋鈕選擇器:選擇目標程序或電壓值
Start/Pulse鍵:觸發脈沖釋放
LCD數顯屏:同步反饋電壓、時間常數與程序信息
后側電極端口兼容 Bio-Rad ShockPod? 電極夾系統,用于快速、穩定地插入電穿孔比色皿并建立均勻電場。
設備預裝多種常用微生物的穿孔程序,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乳酸菌、酵母等,用戶只需一鍵選擇即可完成設置,適合新手操作或高頻次實驗。
對于有特殊需求的實驗者,MicroPulser 也允許用戶手動設置電壓,最大支持 3000V,可覆蓋從細菌到較高耐壓酵母的轉化需要。
設備內置計算邏輯能根據樣品實際阻抗動態計算放電時間常數,無需人為估算,大幅提升效率與準確性。
自動電容泄放:避免殘余電荷影響下一輪穿孔
電極鎖定檢測:電極接觸不良時自動中斷脈沖
防電弧控制算法:檢測高電導異常樣品,提前報警
準備樣品:對數期細胞洗滌去離子鹽,懸于無血清緩沖液。
加入質粒:DNA/RNA 與細胞混勻,轉移至已消毒比色皿。
插入電極槽:將比色皿插入電極夾中,確保緊貼金屬面。
選擇程序:通過旋鈕選擇微生物類型或設定電壓。
執行穿孔:按下 Pulse 鍵觸發電擊。
迅速轉移細胞:電擊后立刻倒入預熱復蘇液或 LB 培養基。
后續培養:37°C 復蘇后進行抗性篩選或表達分析。
適用于常規分子克隆、質粒保存、藍白斑篩選、質粒小量提取等。
如表達載體導入、基因敲除片段轉化、基因打靶等操作。
對于細胞壁堅硬的非模式菌株,MicroPulser 可通過高壓脈沖提升導入成功率。
用于質粒回路設計、元件組合與模塊化合成實驗的底層工具平臺。
建議每個比色皿使用不超過10次,使用后立即清洗干燥,避免電極氧化與鹽分殘留。
應使用電導率低的穿孔緩沖液(如純水、1 mM HEPES等),避免PBS、NaCl等高離子溶液造成電弧現象。
電極接口如出現電弧痕跡或金屬氧化,應使用酒精棉清潔干凈,避免影響放電路徑。
長期不使用時應斷開電源并蓋好電極防塵蓋,避免塵粒進入或誤觸觸點。
用戶普遍反映 MicroPulser 操作直觀、維護簡單、電擊效率高、故障率低,尤其適用于分子克隆頻繁或教學實驗密集的環境。其內置穿孔參數大大節省了試錯成本,極大提升實驗成功率,降低細胞死亡率。同時,體積輕巧便于攜帶與臨時設置,是移動實驗室、野外采樣現場等臨時環境下的理想設備。
指標 | MicroPulser 1652100 | Gene Pulser Xcell | Invitrogen Neon |
---|---|---|---|
操作復雜度 | ★☆☆☆☆ | ★★★☆☆ | ★★★★☆ |
電壓上限 | 3000V | 3000V | 2500V |
波形支持 | 指數衰減波 | 衰減波/方波 | 方波 |
適用細胞 | 微生物為主 | 真核/原核均適配 | 哺乳動物為主 |
模塊擴展性 | 低 | 高 | 中等 |
成本預算 | 低 | 高 | 高 |
BIO-RAD MicroPulser 電穿孔儀 1652100 是一款面向微生物轉化實驗的高性價比解決方案。其高度集成、輕便便攜、脈沖精準、操作簡化,能夠滿足基礎科研人員、分子克隆實驗室及教學機構對細胞導入工具的核心需求。對于追求效率與穩定性的用戶而言,MicroPulser 無疑是入門與常規實驗的優質選擇。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