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Bio-Rad)電轉儀是一種專業用于蛋白質轉膜的實驗設備,廣泛應用于Western Blot實驗中,將SDS-PAGE分離的蛋白從凝膠轉移到膜上(如PVDF或NC膜),為后續抗體雜交檢測做準備。該儀器依靠電場作用完成蛋白遷移,可實現高效、清晰的蛋白條帶轉移。
伯樂電轉系統根據應用場景分為多個版本,包括傳統濕轉系統(如Mini Trans-Blot? Cell)和快速轉膜系統(如Trans-Blot? Turbo?),滿足不同用戶在轉膜速度、精度、通量和操作便捷性上的需求。
主機電源模塊:設定電壓、電流和運行時間,帶有液晶顯示。
轉膜模塊:包括電極板、支撐夾層、轉膜卡夾、冷卻系統等。
電極接口和導線:紅黑兩極對應陽極和陰極。
轉膜耗材:
聚丙烯酰胺凝膠;
膜(PVDF或NC);
濾紙(Whatman);
轉膜緩沖液。
當電流通過轉膜夾層時,蛋白質在電場作用下從凝膠遷移到膜上(陰極→陽極方向)。轉移過程保持蛋白構象穩定,且盡量避免蛋白擴散或降解。成功轉膜的關鍵是:
合理設置電壓、電流;
確保夾層結構無氣泡;
緩沖液電導性適中、溫度控制良好。
凝膠處理:
電泳完成后取出凝膠,切除泳道不需要區域;
剪裁至合適尺寸,保留蛋白條帶區域。
膜處理:
NC膜可直接使用;
PVDF膜需用甲醇活化1分鐘后轉入水→緩沖液中平衡;
剪裁大小略大于凝膠,確保完全覆蓋。
緩沖液配制:
常用Tris-Glycine緩沖液,含20%甲醇;
配好后低溫保存,使用時冷卻至4°C。
濾紙和墊層準備:
濾紙和海綿墊剪裁與凝膠大小一致;
浸泡在冷緩沖液中至少5分鐘,充分潤濕。
裝配順序如下(自下而上):
黑色電極(陰極)側:
海綿墊
濾紙
凝膠
膜(PVDF/NC)
濾紙
海綿墊
每層鋪放后,用玻棒輕輕滾壓去除氣泡,尤其是凝膠-膜之間。
固定夾具夾緊后插入電泳槽,保證方向正確:
黑色(陰極)連接凝膠面;
紅色(陽極)連接膜面;
電流方向為“黑進紅出”。
根據蛋白大小和膠厚度設置不同參數:
條件 | 電壓(V) | 時間(h) | 推薦類型 |
---|---|---|---|
小分子蛋白 | 100 | 1 | 快速轉膜 |
中分子蛋白 | 100 | 1.5 | 標準轉膜 |
大分子蛋白 | 70 | 2–3 | 長時低壓轉膜 |
溫馨提示:電流不應超過350 mA,確保緩沖液不升溫過快。
啟動電源,監控電壓、電流及溫度。
完成后關閉電源,取出膜并進行短暫染色(如Ponceau S)確認蛋白轉移效果。
用純水沖洗去除染色劑,晾干或封閉,準備后續抗體孵育步驟。
該型號主打5–10分鐘快速轉膜,可大幅提高效率,適合高通量或緊急實驗需求。
使用專用Turbo轉膜包(包括預制凝膠-膜夾層);
插入電轉模塊后,主機自動識別程序;
啟動后自動完成電壓調節與運行;
轉膜完成后立即可用于免疫檢測。
PVDF膜:
機械強度高、蛋白結合能力強;
需甲醇預處理;
適合后續長期保存或剝離。
NC膜:
操作簡便,價格低;
容易脆裂、不適合高溫剝離。
膜與凝膠必須緊密貼合;
轉膜前去除所有氣泡;
緩沖液要充分預冷,防止蛋白變性。
可將膜朝電場方向略傾斜放置,促進定向遷移;
對大分子蛋白使用SDS加入轉膜緩沖液,增強釋放;
多重轉膜實驗需更換新膜避免污染。
問題現象 | 可能原因 | 建議對策 |
---|---|---|
條帶無信號 | 蛋白未轉出 / 膜裝反 / 轉膜不足 | 檢查方向 / 延長時間 |
條帶彌散 | 轉膜電壓過高 / 熱積聚 | 降低電壓 / 冷卻緩沖液 |
泡痕干擾 | 膜與凝膠間有氣泡 | 重裝夾層 / 滾去氣泡 |
條帶偏移 | 夾層不均勻 / 濾紙厚薄不一 | 使用一致濾紙 / 調整壓力 |
電流過高 | 液面過高 / 漏液 | 控制緩沖液體積 / 檢查夾緊 |
使用后及時清洗電泳槽和電極板;
定期擦拭主機外殼,保持通風干燥;
存儲時將電源線和電極線松弛收好;
若長期不使用,應斷電保存,防止電容老化。
將膜分段與兩個凝膠結合,用于同批樣本不同抗體染色,提高效率。
轉膜后預染蛋白或Ponceau S染色可提前判斷條帶對應泳道,減少后期誤識。
利用蛋白標準曲線與膜圖像系統聯用,實現半定量分析。
伯樂電轉儀以其精密性、兼容性與高穩定性在蛋白轉膜實驗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標準操作流程、合理參數設置與細致日常維護,實驗人員可以獲得高質量、重復性強的轉膜結果。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