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儀器概述
賽默飛3500系列遺傳分析儀是一款高通量、高靈敏度的毛細管電泳平臺,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法醫學、微生物檢測、醫學基因組學等領域。其核心技術基于Sanger測序原理和熒光標記PCR產物的分離檢測,能夠進行多重STR分析、微衛星檢測、突變篩查等。該設備具備自動化程度高、分析精度強、運行穩定性好的優點,是現代實驗室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
二、樣品準備工作
樣本采集與保存
不同類型的分析項目對樣本形式和純度有不同的要求。常見樣本包括血液、組織、唾液、毛發、細胞培養物等。樣品采集后應立即冷藏保存,避免降解影響分析結果。
DNA提取
使用適配的DNA提取試劑盒或手工提取法對樣品進行核酸純化,確保提取得到的DNA具有高純度和完整性。提取后的DNA需經過濃度測定和完整性評估,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個流程。
PCR擴增
目標區域的擴增是關鍵步驟。根據不同的分析目的選擇特異性引物,采用熱啟動PCR反應體系,同時在引物或dNTP中標記熒光探針,以便后續毛細管電泳檢測。多重PCR技術可在一個反應體系中擴增多個靶點,提高效率。
三、上樣與毛細管電泳分析
上樣液配制
將PCR產物與Hi-Di Formamide和內參標準(如LIZ標記的分子量標準)混合,常用比例為1 μL PCR產物 + 9 μL Hi-Di Formamide + 0.5 μL 內參。混合后于95℃變性3分鐘,迅速置于冰上降溫,以防雙鏈重組。
儀器準備
儀器開機后需進行自動校準,包括激光校準、電泳緩沖液檢測、毛細管狀態檢測等。確保每條毛細管通暢、無氣泡。緩沖液、電泳凝膠及聚合物需及時更換,防止系統堵塞或信號漂移。
樣品加載
將96孔板或384孔板放置于自動進樣托盤內,由軟件自動識別樣品位置和對應實驗計劃。儀器可通過電泳系統對多個樣品進行并行檢測,大大提高了通量。
四、常見分析方法
STR分型分析
STR(短串聯重復序列)分析是法醫學和親子鑒定中最常見的應用之一。采用多個靶向STR位點的引物進行多重PCR擴增,賽默飛3500能夠在一次運行中完成多個個體的基因分型分析,自動識別不同等位基因片段長度,形成電泳峰圖。
微衛星不穩定性檢測
在腫瘤學研究中,微衛星不穩定性分析(MSI)用于檢測特定基因的突變狀態。通過分析特定MSI標記位點的片段大小差異來判斷是否存在不穩定性,為腫瘤的分型和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突變篩查與基因分型
采用擴增再電泳分析,可識別SNP(單核苷酸多態性)或小片段插入/缺失變異。該方法在藥物基因組學和疾病易感性研究中有重要應用。
微生物鑒定
可用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基因的分型鑒定。通過特異性引物擴增目標區域,再經毛細管電泳分析長度或序列差異,用于菌種鑒定或流行病學調查。
五、數據分析及解釋
分析軟件使用
通常配套使用GeneMapper、SeqScape等數據分析軟件。軟件可自動識別電泳圖譜的峰型、熒光強度及峰位移等信息。通過比對內參標準校準片段長度,實現對未知樣本的精確判讀。
數據質量控制
包括峰高比控制、背景噪聲過濾、同源引物峰識別、混合樣本判斷等。軟件具備自動打分功能,對每個峰賦予置信度指標,便于后續判斷。
結果輸出
分析完成后可導出圖譜、分型表格、統計圖表等,支持多種格式輸出,便于歸檔、報告撰寫和系統整合。
六、影響因素與優化策略
引物設計
引物的特異性和匹配度直接影響PCR擴增效率與片段長度準確性。設計時應避免二聚體、發卡結構及交叉擴增現象。
PCR條件控制
包括退火溫度、循環次數、擴增體系配比等。過度擴增會導致非特異性片段,影響后續分型分析。
儀器狀態
定期清洗毛細管和更換聚合物溶液,防止堵塞和熒光漂移。激光系統需定期校準,確保數據穩定性。
實驗室環境
溫濕度、灰塵、靜電等因素可能影響電泳系統穩定運行。實驗環境應保持潔凈、恒溫,并防止振動。
七、質量控制與驗證流程
正負對照
每次上機分析需設有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用于檢驗體系有效性與污染情況。
標準樣品
定期使用標準DNA樣品進行一致性測試,評估儀器的重復性和準確性。
片段長度標準校正
通過標記內參標準可自動校正各毛細管間的系統誤差,確保不同樣品分析結果的可比性。
人員培訓與流程審核
操作人員需接受專業培訓,熟悉整個分析流程及突發狀況處理,提升實驗合規性與準確率。
八、結語
賽默飛3500在樣品分析方面展現出極強的專業性能與廣泛的適應能力。無論是在法醫學的STR分型、基因突變分析,還是微生物鑒定、腫瘤研究領域,其毛細管電泳平臺均可實現快速、準確、高通量的樣本檢測。在日常工作中,科學合理的樣本準備、規范的操作流程、精準的數據分析及系統性的質量控制,是確保結果可靠性的核心。借助先進設備與標準化流程,實驗室可顯著提升分析效率,滿足科研與臨床多樣化需求。
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